乙肝母婴阻断

春季是肝炎病毒活跃期,3月18日是一年一度的全国爱肝日,今年全国爱肝日的主题是“人人参与,保护肝脏”。我国是肝病大国,目前共有1亿2千万肝病患者,其中20%以上转化为肝硬化或肝癌。而对于健康人群来说,现代社会很多不良生活习惯正在侵蚀着人们的肝脏,酒精肝、脂肪肝年轻化、大众化,严重影响着我国中坚人群的身体素质,因此科学保肝护肝的确需要人人参与。
  母婴传播是乙肝病毒传播的途径之一。而我国乙肝病毒携带者中,60%~80%系母婴传播;分娩产妇中有10%为乙肝病毒携带者。这些携带乙肝病毒的孕产妇可通过怀孕时或为婴儿哺乳而传播乙肝病毒。因此阻断母婴传播乙肝病毒又具有很大的临床意义。
  有报道说,采取多重免疫阻断的方式:即从怀孕第28周起到分娩,对孕妇注射不少于3次的乙肝免疫球蛋白,以降低母血中乙肝病毒的浓度,减少传给胎儿的可能;在婴儿出生后24小时之内和第15天,对其各注射1次乙肝免疫球蛋白,以增强婴儿对乙肝病毒的抵抗力;在婴儿出后的第1个月、第3个月和第7个月,为其各注射乙肝疫苗1次,让婴儿自身产生抵抗乙肝病毒感染的抗体。
  然而,临床上在具体应用中很多人却有一些疑问:
  1、适应症是否就是乙肝病毒携带者?有什么不良反应?
  2、孕妇注射的究竟是用“乙肝免疫球蛋白”还是“乙肝疫苗”?剂量是多少?在怀孕的哪几个周期注射比较适合?
  3、婴儿出后的第1个月、第3个月和第7个月,为其注射乙肝疫苗的剂量有没有统一的?
  现我们就这些问题一一解答如下:
  1、HBsAg(+)(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母亲围生期传播的发生率高,因此,对于HBsAg(+)的母亲要采取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联合阻断产前、产中、产后的母婴传播,目前使用的重组疫苗无不良反应的报道,主要缺点是抗体应答迟缓,超过10%的受者无应答或低应答,不能保护S基因变异毒株的感染。乙肝免疫球蛋白是以HB疫苗免疫供血员后采血制备的,是针对HBV特异性丙种蛋白,是血制品,有可能防止HBV的感染,却传播了HCV等的感染。
  2、孕妇注射是用“乙肝免疫球蛋白”,目的是减少母血中病毒含量,减少宫内感染几率一般认为宫内感染发生主要在孕晚期,即从怀孕第28周起到分娩,对孕妇注射每月一次的乙肝免疫球蛋白200~400单位。有报道200单位效果不佳,最好400单位。
  3、因重组疫苗5ug或10ug,有报道10ug优于5ug 。
  HBsAg(+)婴幼儿有很大部分来自HBV的水平传播,HBsAg(+)的母亲,如果家里有HBV感染者,也要对孕妇和乳母接种乙肝疫苗,以减少婴儿受感染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