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办,我家孩子是个“人来疯”……

原标题:怎么办,我家孩子是个“人来疯”……

怎么办,我家孩子是个“人来疯”……_好姑娘haoguniang.cn

作者 |沐丹青

来源 | 儿童心理课堂(id:guanaibaby)

01

同事肖做了切除副乳手术在家静养,周末约了办公室其他几位女同胞去看望她。

刚进家门,就看到肖的女儿妮妮在阳台上玩积木。开门的是肖的丈夫,他让妮妮和我们打招呼。妮妮甜甜地喊我们“阿姨”,同事们都直夸她懂事。

我们在客厅坐下,询问她的身体状况。谁知妮妮突然凑过来,让妈妈给她讲故事。肖说:宝贝你先去玩,等会我再给你讲故事。

妮妮撅着嘴回到阳台,不到一分钟,她又回来了,问肖“奶奶给买的饼干在哪里”。

肖拿给她,回头给我们说:这孩子,人越多事越多,刚才自己玩得可高兴了!

话音刚落,妮妮扔掉饼干,又打开电视,放得声音很大。肖的丈夫把电视关上,把女儿抱到阳台上。

刚一转身,妮妮又拉着一个很大的玩具箱子,要给我们看玩具。肖让她先出去玩,她不肯,把玩具一股脑地倒在茶几上,弄洒了两杯子果汁。肖有些生气,大呼丈夫,让他快把女儿带出去。

妮妮听了,气得大哭起来,说什么也不出去。肖的丈夫往卧室抱女儿,可是她躺在地上打滚也不愿出去。

肖尴尬地说:你看看这个人来疯!人越多越不听话!要不是我这两个胳膊绑着,我真想打她!对不起哈!

我们生活中很多这样的孩子:平时很听话,情绪稳定。但是一到人多或者陌生的地方,比如商场、车站等等,或者出门做客家里来客,慢慢会陷入一种异常兴奋的状态,变成了“小讨厌鬼”,大声说话,又哭又闹,专做父母不让做的事。客人感觉尴尬,家长也不知道怎么让孩子安静下来,俗称“人来疯”。

不仅我们普通父母,就连明星也经常遭遇这样的窘境。

林志颖带儿子Kimi为某品牌站台,没想到,平时小绵羊般温顺的Kimi却突然活泼异常、十分调皮,上台直接成为“人来疯”,不停地转圈,摆出各种奇怪搞笑的造型,且频频摔倒在地。林志颖漏出十分尴尬的笑容,工作人员全程牵扶着Kimi,避免他受伤。

面对孩子这种异常兴奋、不给大人面子的行为,很多父母都觉得束手无策,道理讲不通,打又舍不得可是在公共场合又觉得十分尴尬,给别人还留下“没家教”的坏印象。

怎么办,我家孩子是个“人来疯”……_好姑娘haoguniang.cn

02

为什么平时乖巧懂事的孩子,在陌生人面前或陌生场合会出现这种不受控制的行为呢?

心理学家认为,“人来疯”行为的出现,是孩子心理不成熟和自控力差的表现,原因包括孩子的年龄因素、性格因素和家庭教养方式等。

只有深入了解孩子“人来疯”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增强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

自我控制能力弱。

出现“人来疯”行为的孩子一般在十岁以下,特别是三到七岁的孩子,他们的行为以自我为中心,尚不懂得考虑别人的感受。

而且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大脑皮层神经活动兴奋与抑制尚未达到平衡,兴奋过程强于抑制,行动带有很强的冲动性。

家里有客人或者在公共场合的时候,别人喜欢逗弄孩子,父母又不好强加干涉,聪明机智的孩子们察觉到这种变化,更加肆无忌惮,难以控制自己的行为。

表现欲望膨胀。

关于孩子的“人来疯”行为,弗洛伊德定律分析,此乃人类自我表现欲的无端彰显。

平时爸爸妈妈忙工作忙家务,没时间带孩子出去旅游、做客,孩子的交际圈狭窄。当家中有客或来到陌生的公共场合时,孩子会感到好奇、兴奋。急于想表现自己,吸引大家的注意,但是如果大家忙于交谈不理不睬,他就会觉得被冷落,就会千方百计地表现自我,通过哭闹、打滚等方式寻求别人的重视和青睐。

家长自身比较情绪化。

很多父母自身思想行为比较情绪化,高兴的时候,看孩子哪哪都好,孩子提什么要求,不管合理不合理,都答应。

可是一旦自己心情低落,对孩子也训斥指责,孩子做什么都做不到自己心里去。这样就会造成孩子情绪不稳定,父母高兴地时候他也兴奋疯狂,忘乎所以。父母不高兴就胆小瑟缩。

家长教育观念存在冲突。

很多家庭,父母爷爷奶奶一块带孩子。但是受教育程度、年龄等因素影响,通常存在不一致的教育观念。

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会偏重自立、规则等方面,爷爷奶奶却常常宠溺放纵。孩子们发现在父母那里行不通的,在爷爷奶奶那里却一路绿灯,就会学会见风使舵。

加上客人对孩子包容,不管孩子做出什么动作,都尽力夸赞,这样,孩子在爷爷奶奶在的时候或者客人面前,就会更加放松,做出很多平时不敢做的动作来。

怎么办,我家孩子是个“人来疯”……_好姑娘haoguniang.cn

03

原来孩子的“人来疯”更多的是一种宣泄,并非故意不懂事,可是孩子在公共场合胡闹,毕竟会给自己和别人造成很大的困扰,爸爸妈妈该如何控制这匹脱缰的小野马呢?

平时下足功夫。

父母要多陪伴孩子,参与到孩子的世界中去,和孩子一起唱歌、做运动、玩游戏,日常孩子得到足够的关注,就不会在人多的场合寻求“补偿性关注”了。

节假日父母要经常带孩子出去走走,游公园、逛超市、走亲访友,扩大孩子与外界的接触,当孩子经常与陌生人接触的时候,孩子的感官得到足够的刺激,对陌生人感到习惯,就不会一见到陌生人就兴奋不已了。

提前打好“预防针”。

在家里要来客人的时候,我会提前告诉沐凡,“一会妈妈的朋友梁阿姨要来,就是那个头发长长的,喜欢叫你小宝贝的阿姨,妈妈希望你能帮妈妈招待阿姨,妈妈可能和阿姨要聊会天,你一定要帮助我看好闹闹(家里的小狗),别让它给我捣乱奥!”

把这些话反复地给沐凡说上几遍,他会有了心理准备:一会有客人来,妈妈可能不能一直陪着我。这样无形中就避免了孩子出现心理落差,同时还会责任感倍增,给主动示弱的我面子。

同样,出门之前,我也会给沐凡说我们要去哪里、可能会遇到什么人什么事,孩子心里有准备,就不会太兴奋。

给孩子安排“表现”的机会。

家里来了客人的时候,我从来不为了招待客人把沐凡“晾”在一边。如果沐凡提出喝水、看电视等合理要求的时候,我会一一满足,不让他觉得自己被忽视。

有时候我还会招呼沐凡一起招待客人,给客人倒茶、帮忙拿瓜子,或看到他有表演欲望时主动安排他给客人跳舞,沐凡很享受这种“我很重要”的感觉,常常表现得像个“小大人”。

让孩子参与到待客之中,引导孩子合理地表现自己,这样孩子感觉到大家都在关注自己,还可以学到如何待人接物。当孩子的表现欲得到满足,就比较容易安抚,听从大人的安排。

合理应对孩子的“人来疯”行为。

气急败坏地指责,可能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加剧孩子的“疯闹”行为。

可是如果父母觉得孩子行为确实不当,不要碍于有客在场或者公共场合人多姑息纵容,可以直接走到孩子面前,用温和而坚定的态度和语气制止孩子的行为“宝贝,这样跑来跑去、大喊大叫,妈妈心里会很不舒服。”然后通过有限选择的方式来给予孩子行为上的建议,比如”你是自己坐下来看看绘本还是搭积木呢?”转移他的注意力,让他安静地玩耍。

孩子出现“人来疯”行为暗示他这个时候更需要关注和爱,你千万别误解他,给他爱的眼神和拥抱,让他被温暖包围,他会慢慢变回可爱的理智宝贝。

文章来源:儿童心理课堂(id:guanaibaby),伴你探索解读儿童心理,体会阅读,学会看见,为了妈妈,为了孩子,温暖陪伴,一起成长。

《YES 爸鼻》